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近日,北京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2年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会议,查处总结2021年以来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情况,侵权对2022年工作进行部署。假冒件记者获悉,案件自2021年以来,北京北京市成员单位行政执法部门查处侵权假冒案件8624件,查处罚没款6322万元。侵权
据了解,假冒件2021年以来,案件北京市级成员单位、北京各区高度重视,查处加强统筹协调,侵权加大打击力度,假冒件认真履职尽责,案件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2021年以来,北京市成员单位行政执法部门查处侵权假冒案件8624件,罚没款6322万元;公安机关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1111件;检察机关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77件,起诉案件225件;审判机关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237件,审结232件。
行动中,各单位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治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强化重点市场治理。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专项执法行动,查扣疑似侵权假冒商品3万余件。二是强化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治理。版权、文化执法、通信管理、网信、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剑网行动”,强化网络平台治理;知识产权部门集中开展电商领域知识产权治理“护航”专项行动,指导电商联盟加强行业自律。三是强化农村地区侵权假冒治理。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整顿市场715次;园林绿化部门赴副中心绿化企业开展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示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强化进出口环节侵权假冒治理。北京海关组织开展“龙腾行动”,加大对进口侵权商品、跨境电商侵权商品、侵权防疫用品的监管力度,查处了首起进出口货物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案。五是继续开展“铁拳”“昆仑”等专项行动。市场监管部门集中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昆仑2021”专项行动,打掉在商场及周边兜售假冒品牌化妆品的犯罪团伙,抓获34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假冒品牌化妆品1200余件。
不断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共治。参加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的“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16省(区、市)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现场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30吨,货值380余万元。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期间,北京知识产权部门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知识产权领域执法十大典型案例;检察机关发布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通报知识产权案件查办情况;审判机关连续19年发布年度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知识产权部门举办北京商标品牌发展论坛,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两区”建设。制作打击侵权假冒、保护知识产权专题宣传图板,通过全市6000余块楼宇电视和户外大屏循环播放,受众量达193万人次。
持续推进区域协作,增强协同效应。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签署《京津冀市场监管执法协作框架协议》,以及反垄断、知识产权、价格、食品安全等4个领域子协议,搭建“1+N”执法协作体系;三地农业农村部门签署《京津冀农业综合执法合作框架协议》;三地贸促会与三地知识产权局签署《关于加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备忘录》,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签订知识产权一体化协作发展框架协议,推动建立定期联系、行政执法联动等5大机制。
下一步,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将围绕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重点任务,完善机制建设、强化重点领域治理、推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赵英男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直播预告20:00直播预告:破解内卷解决方案2025起重达人孵化正式启动!走出内卷,迎新起重新时代!今晚就来到了第三场直播,接下来便是亮宝时刻!直播第三场:破解内卷解决方案直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国庆节将至。记者近日获悉,福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前部署节前市场监管工作,约谈重点旅游服务企业,并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开展节前安全检查。9月27日,平潭综合实验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2024年以来,辽宁省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铁拳”行动,查办了一批重点违法案件。11月19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 ...
陇原秋浓,桂子新香。当九月最后的暑气拂过甘肃张掖时,当地的玉米收获工作也迎来了高潮。趁着地里的玉米还在紧张收割中,肖剑茂也将保养崭新的两台东方红拖拉机开了出来,为接下来的秋耕作准备。肖剑茂今年36岁,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11月20日起,浙江省宁波市《菜市场管理评价规范》《智慧菜市场评价规范》两项地方标准正式实施,这标志着该市已建成从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到评价、规范的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菜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为避免冬季供暖期成为锅炉事故的高发期,10月23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发出安全风险提示:锅炉使用单位要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要提高锅炉检验工作质量,确保供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