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隆平水稻博物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陈列”展厅场景。从座 |
从湖南长沙上空俯瞰,馆感浏阳河东岸的受稻一座建筑,如同一朵盛开的田逐芙蓉花,又宛若秋天里一串饱满的力量稻穗,这里便是从座国内第一座大型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5栋主体建筑将博物馆分为陈列、博物库藏等5个功能区,馆感寓意五谷丰登。受稻
隆平水稻博物馆于2019年开馆,田逐走进这座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力量国家二级博物馆,里面展品丰富,从座图文并茂,博物前来参观的馆感观众络绎不绝。博物馆以水稻为主题,共有三大基本陈列,分别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稻作文化、水稻的生长过程,以及杂交水稻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博物馆拥有8000多件藏品、6000平方米陈列区,辅以环幕影院、动态投影等多媒体设备,将中国千年的稻作文化和“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娓娓道来。
隆平水稻博物馆馆长盘敏介绍,袁隆平院士在博物馆附近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建立这个博物馆,是希望有一个窗口,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袁隆平孜孜以求、执着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稻作文化和农耕文明,更好地宣传中国杂交水稻科技成就。
第一展厅为“稻米香万年——中国水稻历史文化陈列”,从秦朝统一度量衡用来量米的米升,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稻谷;从唐代的曲辕犁,到清代的谷印,一件件展品,呈现了中国悠久的水稻种植文化,也印证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古语,反映了湖南对于水稻种植的重视,和古人在农耕稻作领域的勤劳和智慧。
第二展厅是“奇异的旅程——水稻的一生陈列”,这个展厅通过小女孩的独特视角,引领观众认知水稻,了解水稻从一粒种子开始,历经播种育秧、成长分蘖、育穗开花、稻田管理、丰收在望、颗粒归仓,直至加工成米饭的过程,展示了水稻的一生。
第三展厅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陈列”,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生,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尽的文字,生动再现了袁隆平院士从发现杂交水稻,攻坚克难研究水稻,到成功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品种的艰辛历程,使得中国人民端牢了自己的饭碗,并惠及多个国家,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农业科学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很多中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这里,了解袁隆平院士的卓越贡献以及水稻的科技创新,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小树立爱粮、惜粮、节粮的意识。
透过隆平水稻博物馆的落地窗望出去,一片广袤的稻田映入眼帘,这里是隆平水稻文化园,用作室外教学基地。“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有这么一个地方,让观众来感受水稻的文化,是非常不容易的。”博物馆讲解员卢雅靖介绍,隆平水稻文化园占地210亩,其中包含隆平文化广场、水稻梯田实践基地、袁隆平主题雕像等景点,形成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科普教育与劳动实践自然结合的体验空间。
展厅一角,来自湖南岳阳的丰嘉怡在现场看展很入神,她对记者表示,这是第一次前来观展,对于馆内介绍的袁隆平总结成功的“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字箴言很有触动。“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袁隆平爷爷的这种精神能给我带来巨大的鼓励,将来希望考上湖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丰嘉怡说。
袁隆平一生追寻“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是当代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如今,隆平水稻博物馆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荣誉。离开博物馆时,印在展馆墙上的话语引人注目:“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不少参观者在这里久久驻足,细细回味。
9月8日神东矿业服务公司公寓管理服务部在大柳塔5号宿舍楼为神东新入职员工开展了“宿”说青春“寓”见美好主题活动趣味活动有趣更有意义活动现场以趣味传统游戏拉开帷幕在“定点投壶”环节箭矢精准投入壶中的瞬间 ...
化州市举办2024年红火蚁防控技术培训_南方+_南方plus4月24日,化州市举办红火蚁防控技术培训,该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基层农业人员监测和防控红火蚁的能力,打通科学防控“最后一公里”。化州市农业农村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企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直接影响消费市场的有序性和活力值。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能,今年,广东省消委会将围绕“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开展“助企促消 ...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 目前,除了传统的保健品、瓶瓶罐罐的养生茶,新潮的功能性软糖也在年轻人中间掀起了一股风潮。复合多种维生素软糖、叶黄素酯软糖、补气血补铁软糖等,林林总总让人挑花眼,产品宣传功效有美白防 ...
货车行万里推广荔枝,陈浩潮讲典型村产业振兴之道_南方+_南方plus随着气温逐渐攀升,荔枝爱好者们“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愿望开始高涨。广州市增城区作为著名的荔枝之乡,近年来产出的仙进奉荔枝大受市场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