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针对不法商家标价不清晰、广东各种计价不透明、省消识别事先不告知等各种消费套路,发布防范9月14日,消费消费广东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提示套路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谨慎识别防范。广东各种
仔细看清、省消识别问清价格等信息
不法商家最常用的发布防范招数包括价格标识不明显,不同价位商品混放,消费消费价签与商品不对应,提示套路模糊、广东各种混淆计价单位,省消识别事前隐瞒关键信息等,发布防范这些行为的消费消费目的是混淆消费者视线,让消费者因无法准确掌握信息,提示套路而购买价格远超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实现商家利润最大化。
对此,广东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单凭外包装预判商品价格,消费事前一定要看清价格标签,特别要留意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等信息,遇到标价模糊、货签不对应、关键信息缺失等情况,一定要主动询问工作人员,必要时借助手机软件查询了解清楚。对于没有明码标价的商家,则要谨慎选择。
切勿盲目购买“网红”商品
“不要轻易拿不认识的商品”,这是不少消费者上当过后的心声。这看似调侃,却反映了很多消费者的无奈。当前不少所谓“网红”商品,往往在宣传营销上投入高额费用,通过精美包装、概念炒作、标新立异、联名造势等手段制造消费噱头,千方百计地让消费者为高价买单,然而其品质却与价格相去甚远。
对此,广东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态度,在追求个性、时尚的同时,更多关注商品和服务本身,以质量、品质和实用为先,不盲目追捧“网红”商品,不能错误认为高价代表高端,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敢于向不合理高价说“不”
法律赋予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广东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过程中,若消费者在付款时发现价格不合理,则应该大胆说“不”,行使正当的法律权利,切不能为了面子而自认倒霉;在付款后,若察觉商家存在欺诈行为,同样有权要求退货、退款。
另外,在服务消费领域,不合理价格往往是在商家提供服务后才出现,此时消费者应大胆质疑,仔细向商家询问价格构成,若发现商家存在隐瞒价格、误导消费甚至价格欺诈等行为,应当据理力争或在事后及时投诉维权。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广东省消委会还提醒,如广大消费者发现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没有明码标价、售价与标签不符,或者经营者有涉嫌价格欺诈等行为,应保留好交易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及时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当地12345等渠道依法投诉举报,或向当地消委会进行投诉,在全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借助行政部门、消费者组织等部门的力量,督促商家规范自身经营行为。
今年7月1日实施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广东省消委会呼吁广大经营者要严格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法律,规范经营行为,使消费者对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价值有更清晰认识,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价格纠纷,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安心、舒心消费。
9月5日,玉柴首台甲醇双燃料低速发动机6S60ME-C10.5-LGIM-HPSCR交付仪式在珠海成功举行。该发动机由玉柴船舶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将配套于国航远洋89000吨甲醇双燃料系列散货船。首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孙渊记者王文郁)11月18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从今年2月截至目前,辽宁省锦州市市场监管局投入经费80余万元,组织专家百余人次为437家市场主体提供质量帮扶1000余次,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2月19日,福建省厦门市食安办联合湖里区市场监管局对湖里辖区的两家酒品经营户进行酒类安全检查,其中澳窝窝酒仓因无法提供一款进口洋酒的索证索票资料,被立案调查。在百思美酒 ...
9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表示,根据工作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冰雪装备行业标准化工作组提出对委员进行调整。为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现将委员调整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9月9日—2025年1 ...
6月23日,安徽2019年高考分数线公布。高考成绩放榜后,如何填报志愿成为考生们最为关注的事。从6月24日开始,随着多场高招咨询会的陆续举办,省内外各大高校在皖预估录取线也相继公开。中安教育网整理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 顾艳伟)1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全区14个市同步举行深化查办“黑气瓶”铁拳行动暨集中销毁“非法气瓶”专项行动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