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山西收火红的大同高粱、金黄的有机玉米装点着田野。这是旱作山西大同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助力农民增收的农业累累硕果。截至目前,助增大同市累计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190万亩,山西收并探索走出了有机旱作引领、大同种养加循环、有机农文康旅融合的旱作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秋日里,农业云州区吉家庄乡瓮城口村2000多亩有机旱作农业核心示范区一派繁忙景象,助增村党支部书记陈纪新介绍:“村里应用了双垄沟播全膜覆盖以及膜下滴灌技术,山西收高粱亩产真不错。大同今年粮食市场行情好,有机我们村户均种粮收入都在3万元左右,加上种高粱的收入,有的上五六万元了。”
作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村,经过近3年时间的打造,瓮城口村逐步形成了以种植高粱、谷子为主的有机旱作农业核心区,并探索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令人欣喜的好成绩,正是大同市深耕农业赛道,以绿色、有机、低碳理念为引领,以“特、优”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带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及促进农民增收的真实写照。
自2020年起,大同持续打造融合有机社区、有机旱作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一带六园区多基地”示范园区,集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共完成81.5万亩,亩增产200斤以上。
目前,大同全市玉米、高粱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谷黍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测土配方和项目区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分别达到92%以上和90%以上。
今年以来,大同以规模化发展促进增产增收,推广形式由点面示范提升为整村、整乡、整县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持续稳产高产。在此基础上,大同还创建了以云州区、阳高县、天镇县为代表的“吨粮田”样板区,培育出天镇酿酒高粱、广灵富硒小米、浑源道地黄芪、阳高优质杏果、左云高寒苦荞等一批特优产业,打造了绿色、低碳、有机、高效农业生产新业态,形成以杂粮为主、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本报记者 李建斌 杨珏 本报通讯员 马静波 宋佳烨)
9月9日,中国铁建在京召开战新产业推进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部署下一阶段推进计划。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更加有力有效践行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 ...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重庆江津区张某春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从事液化石油气瓶充装,非法牟利,且拒绝配合调查,近日被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管局处以50万元的处罚。1月16日,江津区市场监管局接群众举报 ...
中国消费者报海口讯记者 黄劼)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管局近期将针对医疗美容行业乱象进行专项整治,同时发布消费提醒。《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针对医疗美容行业存在的乱象,该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可用于医疗美 ...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设备自动化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保德煤矿综放工作面为对象,研究了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管理3大体系的少人化放顶煤技术,实现了工作面巡检三维扫描、A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9月17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1年第22期工业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公告。近期,该局依据《产品质量法》组织对生产领域家用电器开展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6家 ...
执法人员对冷藏食品进行检查。为及时消除建筑工地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督促建筑工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近日,北京市顺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辖区内开展工地食堂专项检查行动。检查中,执法人员重点检查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