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种业“第一展”年度盛会再启动!撑起产业以第五届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为契机,亿鳜鱼全南方农村报特策划“水产有种”专栏,全国推出有种的鱼东种声音、有种的苗自企业、广东种 全国养等系列宣传,广链展示我国水产种业的撑起产业最新发展成果,促进更多产业研发、亿鳜鱼全生产、全国应用之间的鱼东种交流、交易,苗自敬请垂注。
鳜鱼作为中国的名贵淡水鱼类,被誉为“淡水鱼之王”,20世纪70年代,国内鳜鱼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带动起养殖、加工、销售等鳜鱼养殖全产业链发展,“游”上了市民的餐桌。
2023年,鳜鱼全国产量在35万至40万吨间,产值超20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约700亿元。其中,饲料鳜约占10%。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布的《鳜产业发展报告》统计,全国95%以上鳜鱼苗种源自广东。其中,广东鳜鱼苗种近八成来自阳春,阳春市建成鳜鱼苗孵化场(点)180多个,是全国最大的鳜鱼苗生产基地。2023年孵化鳜鱼苗46.59亿尾,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带动全市14个镇(街道)32个村从事鳜鱼苗孵化生产。
广东孵化的鳜鱼苗种销往珠三角及江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撑起全国鳜鱼产业的“大半江山”。
广东是鳜鱼的优势产区,产量约占全国40%。
国字号新品种占比50%
广东芯“鳜”领跑全国
产业振兴、良种先行。鳜种苗繁育主要基于传统的生殖操作,由于缺乏对亲本的种质改良,导致亲本个体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过度近交导致种质退化、鳜生长性能、抗逆抗病性能受到影响。
据统计,目前养殖普通鳜个体的生长性状平均下降20%-30%,抗逆性差,养殖平均成活率仅60%左右。因此,鳜新品种的育种和推广应用对于鳜产业发展十分必要。
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鳜鱼新品种研究,鳜新品种育种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通过审定的鳜鱼新品种有6个,分别在广东、湖北和安徽,其中广东有3个,占比50%。它们分别是由中山大学、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长珠杂交鳜”,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翘嘴鳜“广清1号”,以及由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共同选育的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
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
探索跨区订单农业
推动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是鳜鱼的主养区,安徽是鳜鱼核心加工区,两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动的鳜鱼产业链的跨区域融合。
据了解,目前广东、湖北、安徽、江西及江苏的鳜鱼养殖规模与产量居全国前五,2022年上述五省鳜鱼养殖总量约为35.1万吨,占全国养殖总量的87%。其中,广东养殖总量位居全国第一,约为15万吨,占全国鳜鱼养殖总量的37%。安徽是鳜鱼产业发展大省,2022年产量4.86万吨,位居全国第3位。
近年来鳜鱼养殖火爆,市场对良种需求度不断增加。
安徽的鳜鱼加工产业发达,徽州臭鳜鱼预制菜年产值超过40亿元,但是本土鳜鱼产量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市场原料鱼需求量,给广东鳜鱼足够的市场空间。据悉,目前当地正积极推动加工企业与广东的养殖公司的强强联合,以订单式供应补充安徽鳜鱼产能的空缺,支持当地臭鳜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特约撰稿人:彭日立
来源:南方农村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
近日,和县石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辖区中小学学生到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开展“科普向未来,护苗伴成长”扫黄打非专题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把红色教育融入护苗环节,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扬爱 ...
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绿水青山”打底色。 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前不久印发《安徽省乡村生态振兴实施方案》。4月28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就实施方案进行解读。根据实施方案,安徽省确定“深化农 ...
我与我的引路人师者如光,以手传心,以行导路徒者如苗,汲汲生长,步履不停师徒并肩的瞬间见证技艺的传承与责任的交接在螺栓与焊花之间书写属于雷沃的工业浪漫车间里的“师徒情”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不在讲 ...
南农晨读 | 风吹稻浪 墨香悠长_南方+_南方plus【今日关注】佳节又重阳,登高来望远|真乡推荐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古代,人们以“九”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名曰“重阳”。这一天,人们常会登高 ...
10月3日,观众在重庆科技馆参观、体验。国庆假期,不少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重庆科技馆参观,在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技魅力的过程中欢度假期。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10月2日,上海自然博物馆,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