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又是致癌一年春天,广大消费者爱吃的香椿硝酸椿芽(香椿)“抢鲜”上市,随之而来的含亚是香椿含亚硝酸盐“有毒”“致癌”的传闻。香椿是盐实验数否天然含有亚硝酸盐?怎样吃香椿更安全?日前,浙江省宁波市产品食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安全检验中心的据告专业技术人员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实验。
实验一:新鲜香椿中的诉样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人员分别从菜场、超市等渠道购买了8批次新鲜香椿,吃香椿更采用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安全测定》中规定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致癌亚硝酸盐含量。
购买的香椿硝酸新鲜香椿样品。
实验结果显示,含亚不同产地和品种的盐实验数香椿,亚硝酸盐含量各有不同,据告且差异较大。诉样按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吃香椿更亚硝酸盐一般只允许添加到肉类产品中,其中亚硝酸盐残留量允许值最高的是西式火腿和肉罐头,残留量分别不得超过70mg/kg、50mg/kg,其他几类食物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均不得超过30mg/kg。对非有意添加或自然生成的亚硝酸盐,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酱腌菜的限量为20mg/kg。
实验二:香椿烹饪后的亚硝酸盐含量
香椿天然含有较高数值的亚硝酸盐,那它还能吃吗?
日常生活中,香椿的吃法通常有这几种:焯水后炒蛋、腌制,或者凉拌直接食用等。因此,实验人员对市场上购买的香椿,分别采用洗净焯水、油炒、直接凉拌、腌制等4种方式进行处理,检测烹调方式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另外,考虑到囤菜的情况,实验人员也检测了冰箱冷藏期间香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焯水处理:分别焯水30秒、60秒、120秒、180秒后,测定其中亚硝酸盐含量。
焯水处理后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焯水处理能够去除香椿中绝大多数的亚硝酸盐,具体效果和焯水时间有关,焯水时间越长,去除效果越好。焯水时间达2分钟时,基本能够去除90%以上的亚硝酸盐。焯水3分钟虽然能够去除更多的亚硝酸盐,但在色泽、口感等方面会有所欠缺。
直接油炒处理:把市场上购买的香椿洗净后切段,模拟香椿炒蛋的工序,加入适量食盐,用食用油炒制后,测定其中亚硝酸盐含量。
直接油炒处理后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直接凉拌处理:把市场上购买的香椿洗净后切段,放入适量食盐拌匀,放置15分钟后测定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直接凉拌处理后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直接腌制处理:把市场上购买的香椿洗净晾干后,加入适量食盐进行揉搓,使盐完全渗入到香椿内,将处理好的香椿放入干净的密封罐里进行腌制,放置1天、3天、5天、7天后分别测定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直接凉拌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以上3项实验结果显示,不焯水直接进行油炒、凉拌或者腌制处理,虽然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程度降低,但依旧处于较高水平,食用时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直接冷藏处理:在家用冰箱中冷藏1天、2天、3天、5天、7天后测定其中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香椿在冰箱冷藏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相对比较平缓,储存2—3天后增加到峰值,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虽然久置香椿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下降,但在新鲜度、营养成分等方面会有所欠缺。
经过此次实验表明,香椿天然含有较高数值的亚硝酸盐,直接食用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但在日常食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焯水去除其中绝大部分的亚硝酸盐。并且,无论是选择香椿炒蛋还是香椿拌豆腐,或是腌制后食用,都建议先进行焯水处理。焯水时间一般控制在2分钟左右,即可放心食用。
责任编辑:游婕如需加入微信榜单,请点击↑↑↑9月9日,青海省收费公路联网管理与应急调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青海省交通运输厅、青海省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运营分公司负责同志及相关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回暖。2023年,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全面推进落实“放心消费粤行动”工作,在全省铺开“放心消费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以下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电商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商品要素资源的流动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3月13日,记者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市消保委积极投身于线上消费领域的公益 ...
登上讲台的第三年,我渐渐领悟到,教育中最珍贵的部分,往往不是滔滔不绝的传授,而是恰到好处的留白。读本科时,教我们《大学语文》的纪老师,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先生。他时常穿着一身藏青色西装,搭配一条格纹围巾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喇超美记者吴采平)湖北省襄阳市消费者委员会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五届被中国消费者协会授予全国消费维权先进单位,被襄阳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集体”,被襄阳 ...
中国消费者报兰州讯程磊 记者徐文智)明明归还了充电宝,却还要承担购买一个“充电宝”的费用。近日,甘肃省兰州新区消费者协会成功处理一起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被误扣费引发的消费纠纷。兰州新区消费者协会接到消 ...